这本书是学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收集了费孝通教授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根据他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写成的十四篇文章。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人文交流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民心相通、文化交流最有效、最受欢迎的桥梁和纽带。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文化融通和文明互鉴势不可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优秀的译者在这当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外译项目”中,中外译者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何更好地利用他们的语言、知识优势,如何为他们提供完善的就业环境,是未来的课题之一。
两国的文化专家与学者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举行了两次线上圆桌会议,这表明尽管受到疫情的限制,伊中两国的关系仍在发展。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传承着古丝绸之路精神,促进贸易与和平合作,倡导文化互鉴,丝绸之路正在书写新的篇章。”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系教授罗德里希·普塔克(Roderich Ptak)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