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11日,著名作家王小波猝然离世,距今整整二十周年。11日下午,“今天我们如何读王小波”文化沙龙在北京举行。王小波妻子、知名学者李银河在谈到王小波作品时说,“小波的东西里有一种真正的幽默感。而不是现在那种无厘头、搞笑”。
有人曾说“‘红学’不息,恩怨不止 ”,关于《红楼梦》是非总是很多。年初青春版图书《红楼梦》的发行也引起了诸多争议,请明星代言、开本大小都是被诟病之处。再往前追溯,当年作家刘心武在《百家讲坛》解读《红楼梦》,也曾引起过轩然大波。一部创作于二百多年前的作品,时至今日依然能经常形成争议热点,可见其生命力有多强,也可见国人对于它的推崇。
美国东部时间4月10日下午3点,第101届普利策奖在哥伦比亚大学揭晓,其中去年斩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的科尔森·怀特黑德的小说《地下铁道》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地下铁道》一书聚焦黑奴题材,讲述了少女科拉搭乘秘密地下铁道,从南方一路向北追求自由的故事。
我从这个路上走过几十年了,当编辑、搞写作。当编辑的过程中,见过好多搞文学创作的人,年轻时写作容易狂妄,狂妄是一个很偏执的思维,一狂妄就影响自己吸收更多的东西。一定要一手自卑一手自尊地往前走,因为你自卑了以后,你可以静下来吸收更多的东西。
刘慈欣小说的厚重情怀来自第三世界知识人反抗殖民、守护乡土的“游击队员”品性,抗争豪情源于中国在第三世界独立运动中的先锋队位置。
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