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缩影,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学作品也浩如烟海。然而,墙里花墙外香不香?中国文学在国外的翻译情况如何?
作为2018南京名城会文学版块的活动之一,助力南京申报和建设“世界图书之都”和“创意城市网络·文学之都”,5月27日,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印度、以色列等国家的11位汉学家受中国译研网的邀请汇聚在南京图书馆,为公众带来一场他国比较有影响的几部中国文学作品的主题沙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地位逐渐攀升,中国的文学也逐渐走出国门在墙外飘香。
不过,与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跻身世界前列相比,中国文学的地位显然还没有紧跟上升步伐。多位汉学家表示,中国文学翻译到自己国家的数量还不算太多,中国的思想文化走出国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南京的一些作家极其作品,以及开始在世界上备受期待。
孙悟空的原版来源于印度史诗?
《西游记》不仅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作品,孙悟空神采飞扬的形象已经闯入全球,深入人心。而印度新德里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墨普德则现场提出,孙悟空的原型来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哈奴曼。
《大圣归来》里的孙悟空与印度神猴哈奴曼
《罗摩衍那》和另一部史诗《摩诃婆罗多》是印度文化的基础,对印度文学、宗教的发展有相当大的作用。这部史诗描写了阿逾陀国王子罗摩和他妻子悉多的故事,其中在罗摩被流放期间,悉多被劫走,有一只神勇异常的神猴名为哈奴曼相助,最后成功救回了悉多。
“孙悟空是玄奘的左膀右臂,哈奴曼则为罗摩王的心腹;孙悟空有一个金箍棒,而哈奴曼则带有一个铜锤。”墨普德说道。
而墨普德的“哈奴曼说”并非首创。早在1923年,胡适的《西游记考证》算是我国研究孙悟空原型的开始。胡适首次提出哈奴曼“大概可以说是齐天大圣的背影了”。后来季羡林在《“西游记”中的印度成分》、《“西游记”和“罗摩衍那”》等充实了该理论。
《西游记》这部长篇小说本身受到印度民间文学的影响,孙悟空的原型是不是哈奴曼,至今仍有争议。
《许三观卖血记》是以色列的畅销书
一个位于东亚,一个位于西亚,中国和以色列的文学距离有多远?
以色列青年翻译家李雅格说其实中国文学在以色列的市场占比很少。《论语》是第一本直接从原文翻译成希伯来文的中国文学作品,当时中国和以色列还没建交,以色列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还非常陌生。
李雅格
《许三观卖血记》是以色列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首本畅销书。这本书是余华199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
这本书2007年翻译到以色列,后来一举成为畅销书,许三观的故事被很多以色列人知晓。这在中国作品翻译到以色列以来尚属首次。究其原因,李雅格分析道:“这与翻译的语言有很大关系。此前翻译的中国作品,多数是非常正式的书面语,然而这本书偏离了早期的翻译模式,译文用的是现代希伯来语口语,以简洁生动的语言传达原文的精神,这就开拓了新的读者群,吸引了很多人阅读。”
许三观这样的底层人物人物本身就容易引起同情,作品的可读性强。而以色列人正是通过老百姓的故事来了解现代中国。
不仅如此,包括《许三观卖血记》在内,余华的多部作品在韩国都是畅销书,更被影视圈所青睐。《许三观卖血记》的影视版权早就被韩国购得,并由著名演员河正宇亲自执导并主演,口碑不俗。
莫言的《蛙》希伯来语版本在2015年出版面世。以色列《国土报》如此评论道:“在诺贝尔奖莫言的精彩杰作中,即使是被迫配合计划生育的产科女医生,也很难不同情这本小说中的人物。”
“我现在也在翻译刘震云的作品,他的作品比较诙谐幽默,我想以色列人对当代中国和中国人的生活还是很感兴趣的。”
翻译《南京人》的伊斯特:
提前从书里认识南京
大卫·查尔斯·伊斯特来自英国,他和南京由《南京人》这本书牵连起来。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叶兆言写下了这本书,表达了对南京的城市氛围和南京人的性情独到见解。而这本书却也是此前从未来宁的伊斯特窥探南京的一扇窗户。
今年年初,他通过网上得到了翻译《南京人》的机会,历时两个月的努力翻译,完成了这本书的英译本初稿。“上个月,这本书才翻译完成,现在正在编辑,也在寻找出版商出版。”伊斯特告诉紫金山记者。
大卫·查尔斯·伊斯特。
借参加南京名城会的机会,伊斯特这几天来到了南京。“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南京,”2012年他曾在北京待过一年的时间,之后就回到了伦敦,“南京有很多很多的树木,非常绿色,我非常喜欢。”一排排梧桐树是伊斯特留下的对南京的第一印象,但他坦诚道自己对南京不太了解,但翻译《南京人》时对南京的一部分认识得到了印证。
“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里发生了很多很多的故事。我觉得了解一部城市史,就不仅仅需要去了解城市的大事件,还需要融入像这本书中的个人生活。叶兆言先生在书中写了很多自己生活的故事,非常有趣生动,这对我和读者来说是了解南京的一个渠道。”
文学是了解中国的最好途径之一
这不是伊斯特第一次翻译中文作品,但是他第一次翻译文学作品。此前翻译了《北京保卫战》、《古画里的中国生活》等3本书。在他看来,中国文学作品在英国翻译的整体情况比以前已经好很多,但并不乐观。
有相同感受的还有来自德国长期从事中德文学作品翻译和出版工作的吴漠汀。“对我和德国读者影响最大的几部中国文学作品是《红楼梦》、《三国演义》、鲁迅选集、《围城》等作品。以《红楼梦》为例,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是宝黛之间的情感是人类共通的,德国读者也能引起共鸣。德国人是喜欢外国文学的,然而从数据来看,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很多,中国在德国的外国作品中仅仅占0.3%,可见德国对中国的了解非常少。”
“我们对中国的印象停留在曾经的一些西方人的作品里,比如Sax Rohmer的系列小说中把中国人描绘成阴毒而狡猾的仆人。归根到底,这些小说总是以西方人的看法为中心。”
伊斯特介绍,中国的古代文学比如《道德经》、《孙子兵法》在西方比较受欢迎,但是读者往往断章取义。
“我们创造的东方的印象常常忽略中国的社会和历史。”伊斯特的“现代中国”印象来源于他在中国脚踏实地的生活。“我发现现在的中国人每个人都有微信,付钱的时候扫一扫就行了。拿出现金来付钱,会招来奇怪的眼神。”伊斯特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可思议。“你们的高铁速度非常快,从北京到南京就不到5个小时。英国的火车还是以前的样子,和中国的高铁有差距,这是你们中国人应该骄傲的。”
近几年,中文作品在英国的情况逐渐有所好转,“刘慈欣的《三体》跃居英国科技文学的畅销书榜首,这本书不仅面对中国的未来,也面对世界的未来。”
了解中国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阅读中国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文学作品。而当代中国和当代中国人的面貌,就藏在当代文学作品中。“现代中国人有他们自己的故事,而我们翻译者的责任就是帮他们把这些故事讲出来,告诉世界。”伊斯特说道。
2025-01-04
2025-01-03
2025-01-02
20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