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中国学)是外国人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一座桥梁,是漫长的中国历史文化和外国的历史文化碰撞之后派生出来的一种学问,是中国文化另一种形式的自然延续。 汉学(中国学)的思潮几经变换,不断发展。为学界以及读者更好地了解、认识世界汉学界的学术成果产出,多维度呈现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图景,以“他者”之视角反观自身。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在世界汉学中心海外汉学数据库的资源支持下,特推出“海外汉学新书速递”栏目,以飨读者。 海外汉学著作(近期出版) 书名:《城市里的幽灵》 作者:米歇尔·马泰尼 出版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5 书籍简介 The Ghost in the City: Luo Ping and the Craft of Painting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由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名为《城市幽灵:罗聘与十八世纪中国的绘画艺术》。 1771年,画家罗聘离开了他的家乡扬州搬到了北京。二十多年来,他成为了一个由学者和官员组成的世界性团体中最受欢迎的艺术家,这些学者和官员处于清朝文化生活的最前沿。从壮观的鬼画到后来探索这座城市复杂历史、压缩空间布局和独特社会仪式的作品,罗聘捕捉到了清朝“盛世”末期变化世界的乐趣和担忧 这项研究将读者带入宫廷之外的北京充满活力的艺术和文学文化,以及学者、艺术家和演艺人员的网络,这些人将这座城市变成了大清帝国独一无二的地方。在这个故事的中心,罗聘对绘画这一媒介及其历史和形式惯例进行了多层次的思考。仔细阅读罗聘和他同时代人的作品,可以发现这一代实验艺术家是如何寻求改革水墨画的,为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利用大量的文字和视觉资源,《城市中的幽灵》分享了开创性的研究,这将改变我们对现代水墨画演变的理解。 罗聘,清代画家。字遯夫,号两峰。祖籍安徽歙县,其先辈迁居扬州。“扬州八怪”中最年轻者。24岁时,拜金农为师,学诗习画,30岁时在扬州画界崭露头角。清乾隆三十六年,罗聘携画至京师拜谒名流,所作8幅《鬼趣图》最受注意。次年南归,在天津因大雪受阻,整理金农诗作,并作后记。三十八年路经泰安,与几位好友相遇,滞留数月,于次年返里。42~46岁间,曾游历鲁、晋、豫、鄂等地。47岁时,第二次赴京。其间,他曾画蜈蚣、观音、杜甫与韩愈像,又作过指画。在外漫游近10年,后因囊中羞涩而返里。返里后,仍以卖书画为生。乾隆四十九年,应地方之请为重宁寺作大幅壁画,画中仙佛人物惟妙惟肖,传为名胜,今已不存。乾隆五十五年,罗聘携幼子允缵三上京师。其书画不仅达官贵人求购,在京朝鲜人亦以重金收买。其时收入颇丰,但因豪爽挥霍,8年后还需别人资助路费,才得以返回故里。返乡之后,作《梅花记岁图》。嘉庆四年逝世。 作者简介 米歇尔·马泰尼(Michele Matteini),纽约大学艺术史助理教授,纽约艺术学院的副教授。 中文译名:《虚空的塔》 作者:S. E. Kile 出版社: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5 书籍简介 Towers in the Void: Li Yu and Early Modern Chinese Media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名为《虚空的塔:李渔与中国早期现代传媒》。 在长期的出版经营活动中,李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出版经营理念,这使他以及他出版的作品在中国文化史和编辑出版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李渔的出版理念与实践颇具现代特色,除了极力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以外,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特立独行的文化企业家李渔通过建立在中间实验基础上的商业成功实践,在17世纪中叶混乱的明清王朝转变中幸存下来。他参与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从戏剧表演和文学作品到时尚和健康;从花园和室内设计到信件和行政文件的写作。利用他的非文学作品来重塑他的写作,他将这种广泛的专业知识翻译成易于传播的形式。 S. E. Kile认为李渔的文化实验利用了语言和有形世界之间的缝隙。他注意了特定媒体形式的物质性,通过将书籍、建筑和身体交织在一起,扩大了早期现代媒体的范围。在这些媒体内部和之间,李玉的文化创业与印刷书籍的技术拥抱了它的可复制性,同时保留了个人风格。他的文学实践影响了他的花园设计,反过来,他也借鉴了花园设计来改造白话短篇小说。李渔小说中的极端身体改造理念,在他的非小说写作中重塑了真实人体的可能性。虚空中的塔呼吁将书籍、身体和建筑视为相互联系的媒体形式,无论是在早期现代中国还是在当今媒体饱和的世界,将明清时期定位为全球早期现代文化变革的重要场所。 作者简介 S. E. Kile,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中国文学助理教授。 中文译名:《中国隐藏的世纪》 作者:杰西卡·哈里森·霍尔 / 朱莉娅·洛弗尔 出版社:大英博物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7 书籍简介 China's Hidden Century: 1796-1912由大英博物馆出版社出版,中文名为《中国隐藏的世纪》。 1796年至1912年间,中国的文化创造力在战争、土地短缺、饥荒和起义时期展现出非凡的韧性。在中国艺术、文学、工艺和技术面临前所未有的全球影响的一个世纪里,创新可以在物质文化(包括印刷、绘画、书法、纺织品、珠宝、陶瓷、漆器、武器和盔甲以及摄影)中看到。 直到最近,十九世纪在中国还被定义为一个文化停滞的时代。建立在新的研究基础上,这本书阐述了对这一重要时期的全新理解,并对战争、技术、城市化、政治变革和外部影响的反应进行了详细的视觉描述。 这些叙述被赋予了生命,并通过生动的传记式叙述进行了个性化,突出了在中国历史上这个迷人而动荡的时期中不同声音和经历的多样性。 作者简介 杰西卡·哈里森·霍尔(Jessica Harrison-Hall)是“中国隐藏的世纪”展览的策展人,中国区负责人,大英博物馆珀西瓦尔·大卫爵士收藏馆和中国装饰艺术和陶瓷策展人。出版过《中国:实物史》。 朱莉娅·洛弗尔(Julia Lovell)是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分校的现代中国教授。她的书《鸦片战争:毒品、梦想和中国的形成》获得了2012年的扬·米哈尔斯基文学奖,她的书《毛主义:全球历史》获得了2019年的坎迪尔历史奖。 海外汉学著作 (近期国内翻译出版或再版) 中文译名:《何谓明代:“危机”下的世界史与东亚》 作者:冈本隆司 译者:马云超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7 书籍简介 读懂明代,读懂东西方六百年大分流。 日本东洋史学泰斗内藤湖南(包括其弟子宫崎市定)为何认为明史“无趣”?晚年为何又深感有研究的必要? 什么是明代?从全球视野、近代史视角看明代,会有怎样不同的发现? 随着“14世纪危机”的爆发,由蒙古帝国构建的欧亚世界体系解体,东方和西方走向分离,近代世界新秩序逐渐形成并影响至今。推翻蒙古统治的明朝建立起新的东亚体系,在“17世纪危机”到来、明朝终结之后,这一体系又被清朝所继承。 夹在“元末明初”“明末清初”两大“危机”之间的明代(1368—1644)是什么样的面貌?除了残酷、血腥、互相倾轧的政治,这一时期还有哪些看点?明太祖制定的祖制禁锢,其后出现哪些乖离?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又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本书综合多种最新研究成果,让看似“一成不变”的明代变得鲜活、“有趣”了起来。 作/译者简介 冈本隆司,1965年生,现任京都府立大学文学部教授。撰有专著《近代中国と海関》《属国と自主のあいだ》等。已译为中文简体的著作有:《属国与自主之间:近代中朝关系与东亚的命运》《李鸿章 袁世凯》《近代中国研究入门》(合编)。 马云超,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明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古代中日关系史,曾在《世界历史》《江海学刊》《史林》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译著有宫崎市定《科举史》《宫崎市定亚洲史论考》(合译)、谷川道雄《隋唐世界帝国的形成》等。 中文译名:《美妆帝国蝴蝶牌:一部近代中国民间工业史》 作者:林郁沁 译者:陶磊 出版社:光启书局 出版时间:2023.06 书籍简介 在20世纪初的中国,陈蝶仙是一位与众不同的文化企业家,他不仅是多产的小说家、杂志编辑,还是工业领袖。他在自己的书斋里捣鼓化学,用当地特产的乌贼骨制作牙粉,研制灭火器,还在报刊专栏里分享制造美妆的攻略、推广家政常识……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他译介国外的科学技术,改良制造工艺,利用媒体人的资源营销,开创著名品牌“蝴蝶牌”,产品畅销全球。 作者以微观视角,讲述一代民间工业家如何进入全球资本与知识、技术的流通。他们的成功,也预示了中国在21世纪经济崛起的方法。 林郁沁教授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学者,也善于将故事概念化、理论化。这本新著关注了文人陈蝶仙投资近代中国的制造业和化学工业及其经商情况,借此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民间工业主义”,进而从全球在地化的视角回顾和反思了近代中国的科学史与工业发展史,很好地体现了美国中国学者研究中国史的偏好所在,及其选题背后的理论意识与时代关怀。 作/译者简介 林郁沁(Eugenia Lean),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从事现代中国史研究,关注领域包括科技与工业史、大众传媒史、情感与性别研究,以及法律和城市社会史等。曾凭借《施剑翘复仇案》一书获得美国历史研究学会颁发的费正清奖;2008年被历史新闻网(History News Network)评为“顶级年轻历史学家 ”(Top Young Historians)。 陶磊,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翻译研究。 中文译名:《儒家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三部曲 作者:约瑟夫·列文森 译者:刘文楠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6 书籍简介 《儒家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三部曲》是列文森的代表作,聚焦现代性冲击之下的近代中国那“浑然一体又岌岌可危的智识世界”。全书分三卷,先后出版于1958至1965年。第一卷《思想延续性问题》和第二卷《君主制衰亡问题》分别从思想和制度的角度探讨儒家中国的消亡和传统的断裂;第三卷《历史意义问题》则分析儒家的“游魂”如何在新的意义上为经历了现代革命的中国提供延续性。 作/译者简介 约瑟夫·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才华横溢的美国历史学家,以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奠基性研究享誉于世,被称为“莫扎特式的史学家”。他以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著作提出的诸多论题,如天下与国家、传统与现代性、科学与儒学、经典主义与历史主义等,半个多世纪以来持续为中国研究学界提供综合性的思考框架与对话坐标。 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由北京语言大学与青岛市政府合作共建,致力于借助双方优势,凝聚汉学家力量,服务国家战略。 世界汉学中心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重要使命,致力于联络并激活遍布全球的汉学家,打造以汉学家为“思想源”的智库,建立世界各国汉学家和汉学机构间常态化交流机制,形成稳定学术交流模式,逐步建立完善的世界汉学与中国文学、出版、影视、艺术、文博等相关产业的对接机制。中心将通过数据库建设、学术出版、翻译服务、论坛会议、研习研修、智库咨询等方式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汉学家交流和学术往来互动。
2025-01-02
2025-01-01
2024-12-31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