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汉学计划”
海外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
中国文物和博物馆笔译工作坊
2023年4月17日-5月26日,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将联合举办“新汉学计划”海外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中国文物和博物馆笔译工作坊。
本次笔译工作坊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为依托,邀请中国文博领域专家、翻译教学名家及海外汉学家担任中国文化和语言翻译实践授课导师,今日提前放送工作坊导师阵容,让我们先睹为快!
“工作坊”导师阵容
(中国文化课)
翟胜利
翟胜利,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展人、研究馆员。现就职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工作部,兼任国家科技专家库评审专家、国家博物馆藏品定级专家(铜器类)、研究院青铜器研究所兼职专家,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物考古研究及相关展览策划。
梅松松
梅松松,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专家讲解室主任、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领域:工艺美术史论、中国美术史论、博物馆社会教育。
杨桂梅
杨桂梅,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主要从事策展及古代陶瓷专项研究。曾负责策划与设计展览十几个,例如:《大夏寻踪——西夏文物精华展》《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瓷器精品展》等。主要著作有:专著《中国瓷器简明读本》《图说中国瓷器简史(英文版)》,论文《守望文明——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设计构想》之“展览体系”、《以瓷为媒的中西文化交流》等。
朱万章
朱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古代绘画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从事明清以来书画鉴藏与美术史研究,著有《书画鉴考与美术史研究》《销夏与清玩:以书画鉴藏史为中心》《书画鉴真与辨伪》《过眼与印记:宋元以来书画鉴藏考》《画外乾坤:明清以来书画鉴藏琐记》《画里相逢:百年艺事新见录》《白描画征录》等。
王方
王方,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考古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汉唐考古、服饰考古。主要论著有《汉服成为中华文化符号的观察》《“偏衣”的考古学识读》《“襜褕”考》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汉服的形成——东周秦汉服饰的考古学研究”。科研成果《六安白鹭洲出土铜灯人像的发型与服饰及相关问题》《徐州北洞山汉墓陶俑佩绶考——兼论秦汉印绶之制》分别获得2016年、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优秀论文奖二等奖和一等奖。
王辉
王辉,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工作部研究馆员。研究领域:秦汉史、展览设计、饮食文化史。
吴芸芸
吴芸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专门史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饮食文化史。主要从事展览策划、内容设计工作,在国博展出的“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中担任内容设计。工作以来参与了“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图画众生——画像砖上的古人生活”等展览的内容设计和点交布展工作。
图片
“工作坊”导师阵容
(语言翻译课)
薛庆国
薛庆国,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阿拉伯现代文学、阿拉伯文化与思想等领域的研究。已发表各类著译作品近30种,其翻译的纪伯伦、阿多尼斯等现当代阿拉伯文学大师作品深受中国读者欢迎。2017年获卡塔尔“谢赫哈马德翻译与国际谅解奖”,2022年获第五届袁可嘉诗歌奖、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
娜希徳
娜希徳(Nahed Abdulla Ebrahim),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教授、曾任法鲁斯大学语言与翻译学院中文系主任,曾任亚历山大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塞得港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校友理事单位主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中国文化译研网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言文学学科《阿拉伯学研究》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阿拉伯翻译家与汉学家联盟奠基人、郑和翻译奖评委会评委、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专家。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合著、翻译50多部。
王颖冲
王颖冲,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哈佛大学富布赖特联合培养博士。出版“中译外”方向的专著3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担任“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匿名评审专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北京市社科基金1项,中国翻译研究院重点项目1项。曾获卡西欧全国翻译大赛冠军、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等殊荣。
车琳
车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法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国文学、文学翻译、中法比较文学与文化,主要著作有Entre tradition poétique chinoise et poésie symboliste française(《法国象征主义诗歌修辞及其与中国诗歌的会通》,2011)、《法国文学简明教程》(2017)、《悠远的回响——中法比较文学与文化》(2021)、《新编法国文学简史》(2022),以及中法双语版(合译)Yangzhou en vers(《诗意扬州》,2020)和Citations de Confucius et de ses disciples d’après Les Entretiens de Confucius(《孔夫子及其弟子名言录》,2021)。
荣洁
荣洁,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暨中国文化外译研网俄语专家委员会委员;《俄罗斯文艺》编委,《外语教育与研究》编委;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中俄人文合作和上海合作组织教育合作俄语翻译中心特聘专家。
文铮(召集人)
文铮,罗马大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意大利语教研室主任。中国意大利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意大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译协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意大利秕糠学院通讯院士。荣获北京市“师德模范先锋”称号,“意大利之星”骑士勋章,意大利文化部国际翻译最高奖。主要作品:《卡尔维诺文集》《耶稣会与天主教进入中国史》《利玛窦书信集》《布拉格公墓》《泽诺的意识》等。
成沫
成沫,北京大学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为罗曼语文学、但丁与彼特拉克、欧洲中古文学在华译介等,他一直关注相关领域内的新方法及跨学科研究手段,利用Python语言独立开发了意大利诗歌文本分析软件,并将数字化手段与语言课教学进行结合,参加“意大利中古诗歌及但丁数字化研究项目”。译作有《论美院》《我先祖的故事:利玛窦、徐光启和熊三拔》(合译)等。
陈英
陈英,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语言学博士,曾在意大利执教,现为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译介的意大利作家有:马格里斯、费兰特、斯塔尔诺内、巴里科、格罗西、斯卡帕、皮佩尔诺等,常为报纸撰写文学评论。译著“那不勒斯四部曲”获得全国非通用语翻译类一等奖,获2020年“单向街年度译者”,2021年获意大利共和国总统颁布的“意大利之星”骑士勋章,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翻译奖。
冯海鹰
冯海鹰,日本文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近代文学、日本语教育。清华大学语言教学中心多语种第二外语主任、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翻译与传播日语专家委员会委员,日本资料专家欧洲协会会员。日本紫式部学会评议员。专著《富める者から貧しきものへの上昇――有島武郎の思想と文学――》(日本东京武藏野书院2015),公开课:清华大学学堂在线慕课《实用日语会话(Practical Japanese Conversation)》(中文版/英文版)。
菱沼彬晁
菱沼彬晁(Hishinuma Yoshiaki),日本翻译家,日中演剧交流话剧人社事务局长。他热爱中国文学,长期致力于翻译中国现代小说、话剧以及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翻译了近百部中国戏剧文学作品以及中国多位知名作家作品,为在日本推介中国图书、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代表译作有《牛》《筑路》《装台》《中国现代戏曲集:孟冰作品集》等。
刘慧
刘慧,哲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波斯语专业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伊朗伊斯兰文化、苏非神秘主义文学。近年来,参与了多个专业项目及课题,并取得一系列学术成果,专著有《丝路文明对话:刘智对贾米思想的诠释》《当代伊朗社会与文化》,撰写并发表的学术论文(翻译相关)有《伊朗出台“波斯语作品外译及出版支持计划”》《中伊媒体合作讲述“中国故事”的可行途径——基于伊朗媒体生态环境的考量》等。
阿明
阿明(Bazrafshan Amin),伊朗“80后”青年汉学家,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博士,伊朗语言中心汉语专业创始人、汉语系主任,德黑兰大学汉语专业学术委员,曾供职于伊朗驻华大使馆和德黑兰大学外国语言文学院。代表著作有《汉语教学实践基础》,译作有《中国茶》《中国哲学思想》《中国书业》等,博士毕业论文为《伊朗学生汉语声调感知于发音》。
报名方式
1.报名方式:工作坊采用滚动报名,详细报名方式及课程安排请登录:http://www.cctss.org/article/hanxueBrandIndex/88(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跳转报名)。
2.截止时间:报名截止日期为4月15日,开课后仍接受报名,最终截止日期为5月1日。开课后报名的同学,可以酌情参加部分课程。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徐老师、张老师
邮箱:xudonghao@cctss.org
电话/微信:18801281961
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由北京语言大学与青岛市政府合作共建,致力于借助双方优势,凝聚汉学家力量,服务国家战略。
世界汉学中心将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重要使命,致力于联络并激活遍布全球的汉学家,打造以汉学家为“思想源”的智库,建立世界各国汉学家和汉学机构间常态化交流机制,形成稳定学术交流模式,逐步建立完善的世界汉学与中国文学、出版、影视、艺术、文博等相关产业的对接机制。中心将通过数据库建设、学术出版、翻译服务、论坛会议、研习研修、智库咨询等方式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汉学家交流和学术往来互动。
2025-01-02
2025-01-01
2024-12-31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