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肆”词条:
酒肆又称酒家、酒馆、酒楼,是指贩卖、制造及销售酒的场所或区域。《周礼·天官·内宰》:“凡建国,佐后立市,设其次,置其叙,正其肆,陈其货贿。”周朝人在筑城后即划出块地方设“市”(市场),市有“肆”,专门陈列出卖货物的场地或店铺和作坊,酒肆就是其中的一种,不过是专门经营酒类的。
据文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酒肆。《诗经》:“有酒湑我,无酒酤我”,意思就是家中有酒赶快倒给我,要是没有酒就赶快去买。可见,当时市场应该比较繁华,酒可以随时买到。
中国唐朝时期,酒肆文化勃兴。诗酒大唐赫赫盛名,酒肆成为唐代社会经济文化兴盛的剪影。唐朝时期的大小酒肆遍及全国城乡,高楼百尺酒旗鲜亮。在京都长安和东都洛阳甚至有很多西域胡人开设的酒肆,金樽蕃酿、胡姬侍酒是吸引酒客的一种手段。
唐朝实行宵禁,到了宋朝就已松弛,有专门的酒务官员负责征收酒税,鼓励经商。明朝时期生产力进一步提升,酒肆生意更加繁盛,饮酒的场所也不断分化出各种等级,有平民百姓流连的小酒肆,也有达官贵人出入的高级酒楼。
明代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酒肆不仅供人饮酒买乐,也成为很多人社交的重要场所。酒肆内八方客人云集,五行八作汇聚,三教九流出入,在当时社会也是传递社会新闻、交流商业信息的重要场所。
清朝建立之后,酒肆得到更大发展,北京的各种酒楼、小酒肆不计其数。到了清末民初,很多西式酒楼餐馆也在沿海城市设立。
预报名通知:
2021年6月16日,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联合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启动了“新汉学计划”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中国文化笔译工作坊项目,吸引了来自3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百位青年汉学家以录制视频的方式解读中国文化关键词、阐述文化故事。
“新汉学计划”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旨在培养、聚集全球高水平中外翻译人才,为有志于从事中外互译工作的各国青年提供学习、交流与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平台,关注学员职业发展,促进中外语言双向交流。现开设项目预报名通道(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行预报名),未来我们将根据报名学员的情况为大家提供以下机会:
1、多语言翻译研修班、培训班;
2、中外学术交流论坛、翻译比赛等活动;
3、出版资助、作家和出版社资源对接;
2025-01-02
2025-01-01
2024-12-31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