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和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文化研究室联合推选的2016年度10部国产优秀电影为:《湄公河行动》《追凶者也》《盛先生的花儿》《生门》《七月与安生》《我在故宫修文物》《百鸟朝凤》《驴得水》《我不是潘金莲》《罗曼蒂克消亡史》(排名不分先后)。
在21世纪中国电影演进过程里,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又一个将被长久记住的年份。持续数年高速增长的市场在这一年放缓,最终停在457.12亿元,同比增长3.73%,远低于2015年48.7%的涨幅。不过还有一个数字值得关注:当年中国观影人次13.72亿,同比增长达8.89%,两相对照,比起票房,更可喜的是观影人数的增长。这样的成绩放在全球范围来看,就更加可观,因为近年来,除中国外,世界各主要电影市场的大趋势均呈下降。北美市场是另一个例外,其在2016年的增长率为2.3%。
看起来不如听起来好
首先还是要谈谈类型的问题。每年都要谈,因为每年类型在中国电影的特殊语境下都会冒出新的问题。2016年的问题可以归结为“类型片仍然不能类型化”。这一年里,以类型片为定位的项目,我们可以拉出一份长长的名单,其中很多项目说起来都不无吸引人的地方,如原作,如IP,如主创团队,如演员阵容,等等。但非常神奇,当这些项目最终完成为影片后,观众发现它们看起来往往不如听起来那么好。在立项之初,就出现了几种迷思。
第一种是“经验迷思”,制片方误以为将过去成功的样本复刻也一定可以成功,于是采用相对保险、实际上相当保守的做法。这在合拍片项目上似乎格外明显。以动作片为例,《卧虎藏龙青冥宝剑》是李安名作的二度开发,《叶问3》《大话西游3》是前作的刻板仿制,《绝地逃亡》是成龙喜剧动作片的老年版,《我的特工爷爷》是尽力疏远喜剧味道、力求苍凉味道的洪金宝心境流露。《危城》《三人行》《惊天破》《冲天火》这几部都刻意求新,但剧作前提、人物设定方面都太过追求惊人效果而失真、不自然。至于王晶的《赌城风云3》《王牌逗王牌》,更是毫不掩饰地刷爆了上世纪港片信用额度。此外,《捉迷藏》《外公芳龄38》《我最好朋友的婚礼》,则是把国外成功影片拍成中国版,但如何充分本土化始终是个难题。
第二种是“偶像迷思”。这主要出现在青春片项目里。2015年青春片总体表现不佳,使得2016年的青春片项目已经显得小心翼翼。它们很多都由人气很旺的网络文学改编而来,并且都不惜重金请人气最旺的偶像来主演,如《夏有乔木雅望天堂》《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微微一笑很倾城》《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但粉丝在这一年里似乎变得理智了,他们更愿意根据影片本身质量来决定是否为情怀买单。于是,导演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完成一部电影、而不是用偶像图解原作,就成为决定因素。《谁的青春不迷茫》《七月与安生》也因此胜出。
第三种是“技术迷思”。2016年标榜技术的影片项目并不多,《爵迹》和《封神传奇》显得格外突出。前者改编自导演郭敬明的同名小说,并成为了首部完全采用真人动画技术的国产电影;后者则改编了经典传奇小说,声称要打造东方魔幻巨制。两片均以票房惨败收场。这当然不是因为中国电影观众不喜欢看技术流幻想大片,但如果技术的使用完全脱离了剧情,那么显然不能吸引观众在大银幕前长时间安坐。
第四种是“IP迷思”。事实上,尽管这一年里大家默契一般尽量不提及这个词语,但IP迷思却无时不在,前三种迷思之中也都有它的存在,甚至很多片名本身就带有浓浓的IP味道,如《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爱情麻辣烫之情定终生》,剧情和大众所熟悉的那些影片毫无联系,但取名一定要扯上关系。
迷思之所以不断出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行业对类型缺乏足够的尊重,轻视的态度又导致对类型始终不能真正理解。整体而言,国产类型片仍然远没有达到类型应有的工业标准。对于类型片,工业标准必然体现为艺术水准;反过来说更重要,艺术水准才能保证工业标准。艺术仿佛葡萄,它的成色在本质上决定着葡萄酒的品质,酒的生产工艺、包装设计、营销手段等,无论多么成熟高端,都必须是第二位的存在。另一个原因来自于资本的逻辑。如果不必费心类型化,而是通过IP、偶像、技术、宣发等手段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赢得利润,那么资本是不会犹豫的选择捷径的。不得不说,这样的逻辑已经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如果任其继续下去,那么中国电影产业会面临更大的危机。
正因此, 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的表现,在笔者看来有其积极的一面。它表明了那些迷思在观众这边终于开始破灭。从票房成绩来看,这些看似不错、实际不靠谱的项目,能够盈利的只占少数,而且会越来越不保险。它们中的某些在2016年里还可以收获不错的票房,但如潮的质疑声音也预示着这已然是条末路。年末《摆渡人》引发的批评有很大一部分正是来自主创人员的忠实拥趸。
重大现实题材的类型化改造
有些类型片的主创思考的是如何完成“超类型”——既依傍类型片的稳定结构、又突破类型片的陈旧套路。超类型首先显示出创作者个人的野心,其次表现为在电影形式方面的高度风格化。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下,超类型往往会带有较强的实验味道,而既然是实验,当然会有成有败。很多时候,超类型在某些方面的成功,与某些方面的短板都很突出。2016年尝试超类型的着实不少,如《追凶者也》《三少爷的剑》《箭士柳白猿》《罗曼蒂克消亡史》《长城》等等,样貌形形色色,水准参差不齐。围绕着这些影片既有热情颂扬,也有激烈反对。以笔者之见,勇气和成功的部分固然要充分肯定,但短板的问题,是不是每一位创作者都可以意识到、都愿意去补足?恐怕有些主创是不可能了,这里既有意愿问题,也有能力问题,而归根到底更是理念问题。
从长远来看,超类型的尝试对于提升类型片品质无疑大有裨益。不过这要取决于进行超类型创作的电影人对类型片主流的态度是合作的还是拒绝的。国庆档横空出世的《湄公河行动》可以看做是超类型创作的理想形态。相对于导演林超贤之前的作品,它加入了更加阔大的时空格局和国家主题;相对于内地以往的警匪片创作,它实现了与动作片类型的高度融合。甚至在类型定位方面,《湄公河行动》都仿佛一次冒险,它勇敢地对重大现实题材做了类型化的改造,突入了中国警匪片以往未曾进入的领域,并且获得了社会和经济两种效益上的成功。这种平衡感,是当下国产影片中非常难得的。
艺术电影获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
与类型化电影项目走低相对应的,是国产艺术电影(广义上)的崛起。事实上,国产艺术电影的创作生产一直没有停止,只不过因为商业院线不给排片,没有专门的艺术院线或影厅的原因,艺术电影极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这种局面在2016年有所改观。吴天明导演遗作《百鸟朝凤》终于公映,并以一种非常出人意料的方式引发了大众对艺术电影的高度关注。随后,《路边野餐》《长江图》《盛先生的花儿》《八月》等中小成本影片陆续进入大众视野并引起热议、形成规模式的存在,张扬作品《皮绳上的魂》尚未大范围公映便已声名鹊起,这些现象在以往都难以想象。笔者曾在前年多次提到,中国电影市场和文化的发育,已经到了可以支撑艺术电影院线的阶段。终于,在2016年10月,中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宣告成立,中国电影市场和文化开始从大众化走向分众化的阶段,这是一次质的飞跃,对中国电影未来的良性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当然,由于中国电影文化发展的特殊性,国产艺术电影的创作繁荣还要假以时日,这个过程还将伴随着“什么是艺术电影”、“哪些影片是艺术电影”等争论。中国影迷会渐渐意识到很多问题其实无解,然而这个追问的过程却一定会大大提升中国电影的艺术水准。
在类型片和艺术电影两个维度之间,2016年文艺气质突出的剧情片也颇为引人瞩目。《大唐玄奘》以唯美风格创作历史传记片,《冰河追凶》触及到社会变革带来的阵痛,《火锅英雄》对地域文化做了传奇般的表现,《驴得水》将话剧手法直接用于电影叙事,《少年》化用日韩悬疑文艺来呈现中国少年的心理。观众既可以将它们视作具备娱乐属性的影片,也可以更走近些,从中体味有关情感人性的独到见解。每年总是有些影片看起来难以归纳,《我不是潘金莲》即是。它以方圆构图、三种画幅的形式向中国观众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同时又以中国民间文艺里常见的官民故事引起大众对现实社会的关注。最出乎意料的,它的发行放映还成为年度电影产业环境的一个案例。2016年,银幕内外都不缺少故事。
质量是中国电影的生命线
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一年里带给我们耳目一新感受的影片太少。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到的影片没有带给我们惊喜,套路太多、太老,缺少像2015年的《战狼》《大圣归来》那样以黑马姿态出现的影片。事实上,观众也曾对一些影片有过几次期待,但观影之后不少人表示了失望,这种失望或不满足的心态不仅仅针对国产电影,对好莱坞分账大片也同样。2016年初春节档的《美人鱼》创下了最高票房纪录,但那是周星驰最好的作品吗?年末张艺谋作品《长城》成了跨年档期票房最高的影片,它到底是一部爆米花片,还是携带有导演更深思想和意图的全球思维大片?在笔者看来,正巧分处一年首尾的这两部影片,实可看做整年中国电影起伏的写照。
新一轮世贸谈判正在艰难进行,电影又成为中美双方的争夺焦点。2016年中国银幕总数已达41179块,成为世界上电影银幕最多的国家。显而易见,美国电影行业已经到了绝不能丢失中国市场的地步。中国电影产业则必须将本土市场看做战场,寸土必争、寸土必守,不但要守得住,还要想尽一切办法、尽一切可能攻出去。可以预见,2017年,中国电影与美国电影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新的战场规则到来之前,中国电影经历一次顿挫,未尝不是一桩幸事。它提醒我们,即将到来的,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坚定文化自信,丢弃浮躁,不急功近利,将电影事业看做中华文化全面复兴过程中的一支力量,中国电影的战略格局将会不同。
2016年10月,长春电影节期间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电影新力量以“聚焦质量,共赢未来”为主题,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将与会30多位青年电影人的声音总结为“长春共识”,即:发展是中国电影的硬道理,质量是中国电影的生命线,改变是世界电影的新课题,团结是中国电影的凝聚力。过去一年中国电影的现象可谓纷繁复杂,说到对大势的判断,最准确的恐怕仍然来自中国电影的身体力行者。
2025-01-02
2025-01-01
2024-12-31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