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电视的情感力量、视觉呈现优势,用传统文化的优美和隽永慰藉当下观众的心灵,用当下生活的触感和温度消融传统文化的“高冷”
今年以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诗书中华》等几档文化类节目接连“刷屏”,用电视语言将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重新“编码”,以清新自然、亲切入心的方式向大众呈现文化之美,令人感受到悠久的中华文化如长河般流淌至今,滋润着当下的生活。
这些节目的成功当然根源于文化之美,根源于观众对文化类节目的收视渴望,但又何尝不是电视人精心制作、创造性演绎的结果。《中国诗词大会》以擂台赛的形式强化诗词比拼的现场感,其中既有飞花令这样让人陶醉的你来我往,也有选手和嘉宾娓娓道来的诗词赏析和知识分享,让观众于中华灿烂诗词中发现共同的文化基因。《朗读者》把焦点放在“者”上,精心选择朗读人物,匹配恰当作品,同时积极设置话题,通过朗读勾连起跨越时空的情感,凸显现代人忙碌生活中那份不可或缺的精神滋养。《诗书中华》立意则在“飞入寻常百姓家”,巧妙运用家庭派对的交流方式,激发观众的强烈参与感,以网店店主用古诗文来解决与客户的小纠纷等细节生动地提醒我们,古诗词不只停留于书本,它还是鲜活应用于当下生活的日常表达。
文化从来就是以媒介的形式呈现和传播的。“歌以咏志”“诗以传情”,诗词本身就是创造性地传播文化的一种载体,“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是陆游对春社祭祀土地神这一传统习俗的记录,“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则是诸葛亮借家风家训传达的精神追求。我们今天推崇的优秀传统文化,很多在当时正是一种创造性表达的媒介。近百年来,人类从“读文时代”到“读图时代”再到“视频时代”,信息载体的迭代速度让人瞠目,而每一种新载体都必然对文化进行再创造,用新的媒介语言进行创新表达。而今,当诗词成为了古诗词,当古诗词自身成了传统文化的内容,电视媒体理应在历史的链条上将大众化传播媒介的责任担起。
然而,传统文化的“电视化”传播并不那么容易。很长一段时间,电视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存在“上荧屏易,入观众心难”的问题。以诗词为例,美则美矣,但文字的魅力通过电视这一形式迥异的媒介来展现却并不得心应手,以至于长期以来一些文化类节目或多或少给观众留下了“高处不胜寒”“小众”“曲高和寡”的印象。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用单向传播的方式,向观众输出观点和理念,已经很难激发观众的参与感了。而《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等文化类节目的异军突起,凝聚着电视人的智慧,显示出节目制作方已掌握了一定规律,充分发挥电视的情感力量、视觉呈现优势,通过情感桥梁连接传统文化与当下生活,通过视觉呈现放大这种情感上的绵延与共鸣,其结果就是,传统文化与时代气息碰撞,传统文化的优美与隽永在走进现实场景的过程中慰藉了当下观众的心灵,而当下生活的触感和温度一定程度上又消融了传统文化的“高冷”——当代生活获得滋养,传统文化绽放活力,达到了双赢效果。
对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而言,“融入”是最大的课题,只有在“融入”中才能发扬光大,共生共长。凭借着对传统文化的重新“编码”,《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诗书中华》等电视节目找到了自己的“融入”之路,既收获了高关注度又赢得了良好口碑。但是,在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这还只是刚刚起步。创造创新是电视创作永恒的主题,随着对传统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和媒介手段的不段丰富,新的可能性还在前方。
2025-01-10
2025-01-09
2025-01-08
2025-01-07